教书是个良心活,套用康德那句名言,每个伟大教师心中,都必然被两件事情拨动心灵:头顶灿烂的星空,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。
  
———题记


  教书也是个操心活,尤其班主任,学生除了睡觉和周末都在班主任的责任范围,妈妈在家带1个娃,班主任起码带40个娃起。
  除了教案写完一本又一本、试卷改了一套又一套……还要面对和学生家长的日常沟通、比如通知每天学生作业、学校各类活动和要求等诸如此类,1位班主任至少要面对40位孩子家长,大概没有人知道班主任有多难。
 >班主任经历过的狼狈大战,你知道几个?
  >

  
 >  班主任 vs “刷屏”  
 >
  


  今年端午节,一直带重点班的张老师难得休息一回,与亲朋好友叙旧空隙中瞟了一眼手机,她笑出声来,把手机屏幕转向座上的人看:
  初三一班的家长群里面又在被“收到”刷屏,可张老师才是班主任,刚刚根本没发通知,家长们在“收到”什么?难怪手机消息提示音不断,果然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。

 >  班主任 vs “微商”  

  风起小学的班主任李老师这段时间很郁闷,最近家长群里乌烟瘴气:有发鸡汤文的家长,有拼单求砍价的家长,甚至还有卖面膜和减肥药的家长……
  其他群里发发也就算了,为什么还要发到家长群里面?看着自己发的重要通知夹在一堆花花绿绿的链接当中。
 >  班主任 vs “熊孩子”  

  小刘是当时班上第一批考上幼师资格证的人,她悟性特别高。在第一年带小朋友时,就发现了一个小技巧:无论是学习还是活动时,只要有家长出席,那个小朋友就会比平常要活跃许多,自然表现就要更好,这大概就是幼儿园里的“霍桑效应”。
  但是家长都有工作,不可能每次都来学校陪孩子,为了可以让家长和孩子随时良性互动。让班级里最调皮和最内向的小朋友都能积极参与校内各种活动,刘老师为此伤透了脑筋。
 >  班主任 vs “传声筒”  
 >
  

  十年前,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的王老师来到了育才中学,初次当老师有个不成文的规定,首先要先当满一年的班主任。王老师深感责任重大,并暗暗许下承诺:一定要当好班主任、带好学生,殊不知,这一当就是十年。
  王老师之前当学生时就特有体会,以往的班级管理模式是线性单向沟通,学生作为纽带,上传老师,下达家长。除了为数不多的家长会和家访之外,老师和家长间的交流很少,这就造成信息失真。
 >
  
 >  班主任 vs “健忘症”  


  姜老师是高三英语老师,因为教得好特别受学生喜欢,年级组又给他安排当毕业班班主任的任务,姜老师数不清自己送走了多少届毕业班学生。
  可能是年纪大了,也可能带的学生太多了,最近几年毕业班学生回母校去看他,姜老师把几个学生名字都记混了。也是,如果不想办法保存,谁又敢保证自己能把那么多面孔全都认出来?

  张老师、李老师、刘老师、王老师、姜老师代表着身边每一位老师,他们遇到的难题,我们想在今天告诉他们,已经有了解题办法,希望老师收下这份“礼物”。
↓↓↓

  如果张老师用钉钉班级群,家长无需回复“收到”已读未读,一目了然。
  

  如果李老师用钉钉班级群,作为班主任的她可以撤回所有与本群无关的信息。
  
  

  如果刘老师用钉钉班级群,随时向家长直播学生精彩瞬间。
  

  如果王老师用钉钉班级群,它可以让线性单向沟通变成网状辐散沟通,无需“一对一”对接,而是“一对多”交流。
  
  

  
  如果姜老师用钉钉班级群的圈子,把带过学生们的每一张照片、每一段视频都记录下来,多年以后,姜老师也许已经记不清每个名字,但只要看着里面鲜活的脸庞,一定不会忘记曾经身作为名教师的责任与荣耀。圈子为学生成长全记录,一次可上传50张照片。
  
  

  
 >
  >
    
  

  上述教师都是中国1500万普通教师群体中的一份子。他们播种美,传递善,温暖爱,他们与你擦肩而过,他们就在你身边。
祝所有教师节日快乐。

  快码住「未来校园」↓↓↓
  评论区留言,点赞数前五的人9月16日各送出一套进步青年礼包